出纳必须专人,你说的对。
倒不是因为业务多少,而是出纳要与记账岗位相分离,这是起码的制约机制。
建议:1)应收、应付会计可合并为1人,因为如果供应商比较固定的话,往来核算时需要相互核销(应收、应付),如果应收1人,应付1人,还要两个人对账,比较麻烦。
应收应付账有个特点,即双重性,也就是说应收和应付都可以借贷方登记,期末余额在哪方就是什么性质的。
如,A供应商有应付账款1000,后来归还了1200,这200元可以计入应付账款借方,等于是你们的债权。
如果分开登账,还要多做一个预收账款科目。
这种情况对于固定客户很常见。
2)费用核算含成本核算吗?成本核算主要是进货的核算,年销售7个亿,这块儿应该业务比较繁忙。
这点看你们的工作量,如果1个人能承担就设1名,如果东西很杂,业务量较大,可以增加1个岗位,将成本费用核算与收入核算分开,1人管收入核算,1人管支出的核算。
这样,一方面可以相互制约,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。
凯时官方下载网站3)总账、报表、报税等这些谁做?建议配1个总账会计,负责总账登记、工资核算、固定资产核算、报表、报税等。
建议调整一下岗位,财务经理一人、出纳一人、应收应付会计一人、费用核算及报销一人、收入核算一人、总账一人,加起来是7人,比你说的5人增加2人,但比现有10人减少了3人。
多数情况下,调整岗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,节约人工成本。
不是非要增加人数才能应对工作强度,这点你看的非常准确。
有时人越多内耗越多,工作效率反而下降。
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人以下,或销售额3000万元以下,或资产总额为40000万元以下。
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人及以上,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,资产总额40000万元及以上;
其余为小型企业。
建筑业,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:对职工人数3000人以下,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,或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下。
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为数600人以上,销售额3000万元及以上,资产总额4000万元及以上;
其余为小型企业。
扩展资料: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,运用各种生产要素(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、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),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,实行自主经营、自负盈亏、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。
在商品经济范畴内,作为组织单元的多种模式之一,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,有机构成的经济实体,一般以营利为目的,以实现投资人、客户、员工、社会大众的利益最大化为使命,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换取收入。
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,因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成长壮大。
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;
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,各种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。
企业存在三类基本组织形式:独资企业、合伙企业和公司,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组织形式。
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,企业本质上是“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”,其能够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,降低整个社会的“交易成本”。
参考资料:-企业经营规模-企业。